1938年,中國茶葉總公司派專員入滇調查,擬定在大葉茶源頭佛海設立實驗茶廠;
1940年,擁有科學機械制茶系統的佛海實驗茶廠建成,由范和鈞先生擔任廠長。后依次更名為佛海茶廠、西雙版納茶廠、勐海茶廠;
1950年,新中國政府接管勐海茶廠;
1973年,普洱茶人工后發酵陳化工藝試驗在勐海茶廠獲得成功;
1976年,云南省公司召開全省普洱茶生產會議,決定勐海茶廠茶品末尾標號為“2”。此后,勐海茶廠的“7542”“7572”等產品成為了普洱生熟茶的典范和標準;
1989年,勐海茶廠正式注冊70年代末開始啟用的“大益”商標;
1996年,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;
2004年10月,勐海茶廠完成全面改制;
2005年11月,由大益發起的“滇茶大益天下·馬幫西藏行”大型文化活動正式啟動,由99匹馬組成的大馬幫從勐海出發,沿著滇藏茶馬古道于2006年7月到達西藏拉薩、日喀則;
2006年5月,大益作為全程公益伙伴參與中央電視臺《我的長征》大型電視行動,并籌集千萬元成立“大益愛心基金”,把大益千萬愛心送到長征沿途的貧困地區;
2007年6月,大益愛心基金作為全程公益伙伴再度攜手央視,打造建軍80周年獻禮篇章《祖國不會忘記》;
2007年8月,云南大益茶業集團注冊成立;
2007年9月,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及大益皇茶會會所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;
2007年11月,大益一舉中標中央電視臺08年黃金時段廣告資源;
2007年12月,云南大益愛心基金會正式成立;
2008年6月,“大益茶制作技藝”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;
2008年11月1日,大益發起設立“中華愛茶日”,在勐海正式啟動;
2010年1月,大益集團正式簽約廣州2010年亞運會,成為其茶葉產品供應商,這也是中國茶企業首次成功贊助國際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;
2010年5月,中國首家職業茶道研究機構——大益茶道院成立;
2010年11月,茶行業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戶大益集團;
2010年11月,東莞大益茶科技有限公司在廣東東莞市成立;
2011年,“大益”牌經國家商務部正式認定為“中華老字號”;
2011年11月,大益集團韓國株式會社在釜山成立;
2011年11月,大型茶文化品牌活動——首屆“大益嘉年華”在昆明舉行;
2011年12月,“大益”牌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公布認定為“中國馳名商標”;
2012年11月,第二屆“大益嘉年華”以“都市茶戀”為主題在廣州舉行。
2014年為紀念改制歷程,推出“十年味道:大益改制十周年策劃”系列活動。
2015年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,結合云南抗戰歷史和勐海茶廠建廠歷史,大益集團主辦“V70中國不會忘記——中美抗戰英雄紀念系列活動”
2016年深度茶旅圣地“大益莊園”正是驚艷亮相。
2017年大益膳房進駐西安,擁有中國西北地區一流的餐飲&酒店體系,共有高端餐飲酒店11家,包含4家星級酒店,以及享有盛譽的“大益王木犢劇場”,并榮登“中國正餐集團50強”。
2017年首屆“益友節”開啟全球益友歡樂盛宴。
2018年“大益”牌經典7542普洱茶(生茶),被評為云南省2018年「十大名茶」第一名。
2018年大益七號院(大益微生物研發中心)歷時8年,以大益酵池菌群為研究對象,以微生物代謝產物研究為基礎,通過工藝的傳承與創新,采用第三代智能發酵技術—微生物制茶法制作而成的「益原素(A方)」上市。